随着数字媒体与社交网络的深度融合,企业与各类组织对高质量活动影像的需求日益增长。从品牌发布会、行业峰会到企业年会和体育赛事,专业的活动拍摄、直播与后期制作已成为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传播环节。东森传媒作为业内知名的专业影像服务提供商,凭借其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精良的技术设备,在活动拍摄、活动直播、花絮制作及活动录制领域建立了良好的声誉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并解析东森传媒在承接各类活动影像制作项目时所采用的核心技巧与工作流程,内容将涵盖前期策划、现场拍摄、实时直播、花絮叙事以及后期制作等多个维度,力求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为相关从业者及需求方提供一份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综合性参考。
活动拍摄与录制是所有影像内容的基础。其核心目标是在保证高画质的前提下,完整、生动、有重点地记录活动全过程。东森传媒在这一领域展现了其深厚的专业功底。
1. 前期策划与设备配置成功的拍摄始于周密的策划。东森传媒在项目启动前,会深入了解活动的主题、流程、场地环境及核心诉博求 。这包括:
流程勘察: 详细了解活动议程,预判关键环节(如领导致辞、新品发布、嘉宾互动、颁奖时刻),以便提前规划机位和拍摄重点。
场地分析: 评估现场空间大小、光照条件、电源布局等,为灯光和音频设备的布置提供依据。
在设备选择上,东森传媒拥有一个强大的硬件库,能够根据活动规模和预算灵活配置 。
摄像机选择: 东森传媒的设备库涵盖了从业界顶级的广播级摄像机到高性价比的电影摄影机和微单。
主摄像机/讯道机: 对于大型会议、发布会或体育赛事直播,通常会采用多台索尼讯道摄像机,如索尼2580、索尼3500 4K讯道机等 。这类设备具备极佳的画质、稳定的信号传输能力和强大的集成控制功能,是多机位导播制作的基石。
电影摄影机/微单: 在需要营造电影感、追求浅景深和柔美画质的场景(如高端访谈、花絮拍摄),会使用索尼FX6、FX9等电影摄影机,或佳能R5、索尼A7S3等全画幅微单 。RED电影机也出现在其设备清单中,用于最高规格的影像录制 。
镜头组合: 镜头的选择同样至关重要。东森传媒会采用“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组合策略。
广角镜头(如16-35mm): 用于拍摄会场全景、舞台全貌等大场面,营造宏伟的视觉冲击力 。
标准变焦镜头(如24-70mm, 24-105mm): 这是最常用的“万金油”镜头,覆盖中近景,灵活捕捉人物互动和活动细节 。
长焦镜头(如70-200mm或更长焦段): 用于远距离拍摄舞台上的人物特写,如演讲者的表情、获奖者的喜悦,避免干扰现场的同时获得富有情感的画面 。
辅助设备: 为了让画面动起来,东森传媒还会配备摇臂、滑轨、斯坦尼康稳定器、大疆无人机等设备,以实现升降、平移、跟拍、航拍等多种动态视觉效果,极大地丰富了镜头的表现力 。
现场执行是对团队专业能力的直接考验。
多机位协同作战: 在大型活动中,多机位拍摄是标准配置。通常会设置一个主机位(全景)、多个侧机位(中近景和特写)以及一个游机位(灵活捕捉现场反应和花絮)。所有机位通过导播台进行实时切换和录制,确保最终成片内容的丰富性和节奏感 。
精准的对焦与曝光: 活动现场光线复杂多变,尤其是在有舞台灯光和LED大屏的环境下。摄影师需要熟练运用手动对焦(M档)和光圈、快门、ISO的组合,确保主体清晰、曝光准确。例如,拍摄LED屏幕时,需要调整快门速度以避免出现扫描线。
构图与角度: 遵循“三分法”、“引导线”等基本构图原则。拍摄人物时,平视角度客观平实,仰拍能凸显人物的高大与权威,俯拍则可以展现环境全貌或营造特殊氛围 。
捕捉决定性瞬间: 经验丰富的摄影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够预判并捕捉到活动中的高光时刻——嘉宾的会心一笑、观众的热烈掌声、合作双方握手的瞬间等,这些是构成一部精彩活动影片的情感核心 。
灯光布置: 画面是光的艺术。即使在光线充足的白天活动,专业的补光依然不可或缺。东森传媒会根据场景需求,采用经典的 “三点布光法”:
主光(Key Light): 作为主要光源,塑造人物面部轮廓。
辅光(Fill Light): 用于填充主光产生的阴影,使光线更加柔和。
轮廓光(Backlight): 从被摄者后方照射,勾勒出人物边缘,使其与背景分离,增加画面立体感 。
东森传媒的设备库中包含LED灯、聚光灯、柔光箱等各类灯具,以应对不同场景的布光需求 。
音频采集: 清晰的音频与高质量的画面同等重要。在活动录制中,东森传媒会采用多路音频采集方案:
无线麦克风(小蜜蜂): 为主要发言人佩戴,确保其声音清晰、无干扰。森海塞尔(Sennheiser)、索尼(Sony)、罗德(Rode)等是行业常用品牌 。
指向性麦克风(枪麦): 安装在摄像机上或由专人手持,用于拾取特定方向的声音,如观众提问。
环境声采集: 在现场布置全向麦克风,录制环境音(如掌声、背景音乐),用于后期混音,营造现场感。
所有音频信号最终会汇入专业的调音台进行混合与录制 。
活动直播是时效性最强的传播方式,它将现场的魅力实时传递给全球观众。东森传媒提供从信号采集、编码推流到多平台分发的一站式直播服务 。
1. 直播技术架构一个稳定流畅的直播背后是严谨的技术架构。
信号采集与切换: 现场的多机位摄像机信号通过线缆传输至专业导播台 。导播员根据现场情况,实时切换画面,并可叠加预先制作好的PPT、视频、台标、字幕条等视觉元素。
编码与推流: 导播台输出的最终画面信号(PGM)会进入编码器。编码器负责将视频压缩成适合网络传输的数据流。行业主流的编码格式为 H.264 或效率更高的 H.265 (HEVC) 。编码参数的设置至关重要,需要在清晰度(分辨率、码率)和流畅度(网络带宽要求)之间找到最佳平衡。例如,一场1080P的高清直播,视频码率通常设置在4-8Mbps之间 。
流媒体传输与分发: 编码后的数据流通过RTMP等协议“推”送到流媒体服务器。东森传媒能够实现云端分发,将直播流同时推送到多个平台,如客户官网、官方APP,以及央视频、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矩阵,实现传播效益最大化 。
现代直播早已超越了单向观看的模式,互动性是提升观众参与感和粘性的关键。
弹幕与评论: 这是最基础的互动功能。技术上通常通过 WebSocket 等技术实现低延迟的实时消息传输,让观众的评论能够“飞”过屏幕,营造热闹的共创氛围 。
点赞与礼物: 观众通过点击屏幕送出爱心或虚拟礼物,这些互动数据会实时统计并显示,为主播或活动方提供即时的人气反馈 。
实时抽奖: 直播过程中穿插抽奖环节能有效调动观众情绪。系统可以根据评论关键词、点赞数、或是在线时长等条件进行抽奖,增加趣味性和用户留存 。
视频连麦: 这是深度互动的体现。通过WebRTC等技术,可以邀请异地嘉宾或幸运观众进入直播间,实现“面对面”的视频或语音交流,极大地丰富了直播内容和形式 。
花絮(Behind-the-Scenes)视频是活动影像中极具传播价值的一部分。它不同于主活动的正式记录,更侧重于揭秘幕后、展现真实、讲述故事。
1. 捕捉真实与细节花絮拍摄的核心是“真实感”。东森传媒的摄影师在拍摄花絮时,会像一个“隐形”的观察者。
关注“人”: 捕捉工作人员紧张筹备的场景、演讲嘉宾在后台准备的专注表情、团队成员成功协作后的击掌庆祝。这些充满人情味的瞬间,比正式的舞台画面更能打动人心 。
注重细节特写: 道具的精心布置、一份详细的流程表、设备上的水珠、演讲者紧握的拳头……这些细节特写能极大地丰富影片的质感和叙事层次 。
运用自然光: 尽可能利用现场的自然光线,避免过度的人工布光,以保持画面的真实和自然感 。
一部优秀的花絮片是一个浓缩的故事。
建立叙事线: 剪辑时并非简单地堆砌素材,而是要找到一条叙事主线。例如,可以按照“期待-挑战-协作-高潮-圆满”的情感曲线来组织镜头。
控制剪辑节奏: 节奏是花絮片的灵魂。在准备阶段,可以使用快节奏的剪辑配合动感的音乐,营造紧张忙碌的氛围;在展现活动成果或感人瞬间时,则放慢节奏,使用抒情音乐,让观众的情绪得以沉淀和共鸣 。行业内常遵循“动接动,静接静”的剪辑原则,保证画面的衔接流畅自然 。
声画结合: 巧妙地运用现场同期声(如工作人员的对话、环境噪音)和后期配乐,能够极大地增强代入感。一段恰到好处的背景音乐,可以为整个花絮视频奠定情感基调。
后期制作是将前期拍摄的海量素材升华为一部完整作品的关键环节。东森传媒提供标准化的全流程后期服务 。尽管其内部使用的具体软件和流程未被详细披露,但根据行业标准实践,其工作流可推断如下:
素材管理 (DIT): 拍摄结束后,所有素材第一时间进行备份和整理。按照日期、机位、场景等方式建立清晰的文件夹结构,并对素材进行转码(如转为ProRes或DNxHD格式),为流畅剪辑做准备 。
粗剪 (Rough Cut): 剪辑师根据导演意图或脚本,将可用素材在时间线上快速拼接,搭建起整个影片的故事框架和节奏,重点在于叙事逻辑的通顺 。
精剪 (Fine Cut): 在粗剪的基础上,对每一个镜头进行精细化处理。精确控制镜头的切点、时长,优化转场效果,调整画面顺序,使影片的节奏感、情绪表达和视觉冲击力达到最佳 。这一步会大量使用 Adobe Premiere Pro、Final Cut Pro 或 DaVinci Resolve 等专业非线性编辑软件 。
调色 (Color Grading): 调色是影片的“美妆”环节。首先进行一级校色,统一所有镜头的白平衡、曝光和对比度;然后进行二级调色,创造独特的视觉风格,比如将画面调成温暖的“电影感”色调,或清冷的“科技感”色调。DaVinci Resolve 是当前业界公认的最强大的调色软件 。
音效设计与混音 (Sound Design & Mixing): 对白、音乐、音效被称为影视作品的三大声音元素。后期团队会进行人声降噪、添加合适的背景音乐(BGM)、设计并合成环境音效,最后将所有音轨进行混音,平衡各部分音量,确保声音的清晰度和层次感。Adobe Audition 等软件是常用的音频处理工具 。
字幕与包装 (Subtitles & Graphics): 根据客户要求,添加中英文字幕、人名条、机构Logo、以及片头片尾的动态图形(Motion Graphics)等包装元素,提升影片的专业度和信息完整性 。
最终输出 (Final Delivery): 完成所有制作工序后,根据最终的播放平台要求,输出相应格式和规格的成片。例如,用于网络传播的通常是 MP4格式(H.264编码) ,分辨率为 1080P (1920x1080) 或 4K (3840x2160) 。
东森传媒之所以能在竞争激烈的活动影像市场中脱颖而出,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整合了从前期策划、中期执行到后期制作的全链条专业服务能力。他们不仅拥有索尼讯道设备、直播设备,网络设备,转播车等一线品牌的专业设备库,更重要的是拥有一支能够深刻理解客户需求、熟练运用镜头语言、灯光音响技术,并掌握先进直播与后期制作流程的专业团队。
通过本报告的分析可以看出,一场成功的活动影像制作,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它要求从业者既要有对设备参数的精准把控,也要有对现场瞬间的敏锐捕捉;既要有对直播技术稳定性的保障,也要有对花絮故事的艺术创造力。东森传媒的实践案例充分证明,只有将这些环节融会贯通,才能最终为客户呈现出超越期待、富有传播价值的影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