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越野(Orienteering)是一项结合了导航、体能和智力的户外运动,运动员利用地图和指北针在未知地形中寻找并访问一系列控制点。这项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的瑞典,最初作为军事训练项目,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项正式的体育项目。
定向越野的基本形式是参赛者借助地图和指北针,按规定顺序到访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检查点,以最短时间完成比赛者为胜。比赛路线通常设计在森林、郊外或城市公园等自然环境中,路线长度和难度根据参赛者的技能水平和比赛类型有所不同。
定向越野不仅是一项竞技运动,也是一种休闲活动,适合不同年龄段和体能水平的人参与。它不仅锻炼身体,还培养了参赛者的导航技能、决策能力和心理素质。此外,定向越野还具有教育意义,能够提高参与者对自然环境的了解和保护意识。
定向越野比赛有多种分类方式,包括按地形(如山地、森林、城市)、难度(初级、中级、高级)和参赛人数(个人、团队)等进行划分。比赛形式也多样,可以是日间或夜间比赛,个人或团队比赛,以及积分赛、接力赛等。
总之,定向越野是一项集体能、智能和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活动,它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导航技能和身体素质,还能增进社交互动和探索自然的乐趣。
定向越野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的瑞典,最初是作为军事体育活动进行的。1886年,专业名词“定向越野”在瑞典卡尔伯格军事学院首次使用,意为借助地图和指南针穿越未知的土地。这项运动最初是为陆军导航的军事训练而设立的,随后逐渐演变为军官的竞技运动,并最终被民众所了解和喜爱。
第一次向公众开放的民间定向运动比赛于1897年在挪威举行,此后这项运动就传遍了全世界。1919年,斯堪的纳维亚举行了第一次正式的定向越野比赛,标志着定向越野运动的正式诞生。此后,定向越野运动在北欧迅速发展,并很快普及到世界各地。
为了使定向运动在全世界得到普及和发展,1961年5月,十几个国家或地区的定向运动积极分子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成立了国际定向运动联合会(IOF)。自那时起,定向越野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发展。
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定向越野运动的普及情况也有所不同。例如,在欧洲、大洋洲,参与定向运动的群体已经超过马拉松赛事,并成为新的大众体育亮点。在拉脱维亚,定向越野运动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民间体育活动,参与人数逐年增加。然而,在选择比赛区域时,必须遵循自然保护委员会和定向越野联合会共同制定的指导方针,以保护自然环境。
定向越野运动不仅是一项竞技运动,还是一项结合了竞赛和陆地导航的活动,常被称作“思考运动”,因为它不仅要求选手能够读取指南针和地图,还需要将地图上的特征与地面特征联系起来,以确定最快到达A点到B点的方式。在比赛中,目标是尽可能快地完成赛道;而在休闲或教育环境中,目标是提高导航技能,同时享受户外时光。
定向越野运动是一项具有百年历史的体育项目,从最初的军事训练发展成为一项老少皆宜的户外竞技运动和休闲娱乐活动。
定向越野比赛的具体规则和评分标准因赛事类型和组织者而异,但通常遵循一些基本的国际规则和标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规则和评分标准:
比赛规则:
参赛者必须按照地图要求的路线寻找检查点,并进行打卡。
不允许使用高度计和GPS设备。
不允许尾随其他运动员。
出发前1分钟才可以看到地图。
比赛中不得借助其他交通工具,一经发现将取消比赛资格。
评分标准:
综合性评分(及格为60分,满分为100分)。
定向专项技术评定,由专业教练组根据需要进行评定。
考试项目与比例分配,例如3000米测试占40%,中距离定向比赛占40%,跑步专项技术评定占10%。
测试采用百分制,初选(体能)占30分,复选(野外定向技能)占40分,近三年参加全国比赛成绩的综合评定占30分。
赛事组织:
比赛和锦标赛的裁判和银行控制员必须来自与组织者不同的俱乐部。
组织者负责环境友好型活动,包括场地布置、运输、物资采购、废物处理和市场组织等。
报名费根据年龄和类别不同而不同。
比赛分为公开类别和年龄类别,比赛距离从中等或长距离出发。
安全措施:
赛事组织者需进行安全管理和风险评估。
参赛者需遵守公平竞争的行为准则。
服装和装备要求由赛事组织者规定。
地图和路线设计:
地图比例尺遵循国际定向联合会(IOF)标准,例如越野定向越野地图比例尺为1:10,000。
路线设计需考虑地形适宜性和观众可见性。
控制点设置需明确,且每个控制点有特定的分值。
如何进行定向越野训练,以提高导航技能和体能?
进行定向越野训练以提高导航技能和体能,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地图符号识别与地形图基础:首先,应以地图符号的识别为主,在正确掌握地形图、定向越野地图基础知识后,可以借助辅助记忆读图、简化记忆读图、记图跑练习等进行识图用图训练。
比赛拿图后的起点标定与地图匹配:在比赛开始之前,先找起点并标定北向,出去找点时要将地图与实际地形相匹配。
扶手法与搜集途中所遇特征:利用明显线性特征如小径、溪流、围栏等作为扶手前进,同时搜集途中所遇地理或人造特征作引导,确保前进方向及路线正确。
指南针运用:在攻击点上,利用指南针准确地前往控制点,每次前往目标物前,可先观察目标周围的地势,加深印象,务求快速准确地到达目的地。
越野跑技术:除了导航技能,还需要掌握越野跑技术,包括目测和步测距离,以及在自然环境中保持体能。
参加定向越野活动:学习或教授定向越野的最佳方式是亲自参与。参加当地定向越野俱乐部组织的定向越野活动,可以找到合适的课程和地图,获得愉快的体验。
逐步学习导航技能:确保逐步教授(或学习)导航技能,分小步进行,允许每个阶段的成功。不必担心选择最佳路线或最快方式,只需成功导航即可。
距离感训练:在越野跑中,距离感是很重要的。它不仅有助于提高找目标点的速度,而且有利于体力的计划与分配。
实地图景对照提升技能:通过实地图景对照提升定向越野技能,从等高线、正置地图到植被、地形、水系、岩石和地貌特征,再到建筑物和人造物的识别,以及植被变化和等高线的进阶训练。
观看教学视频:可以观看定向越野基础教学视频,包括定向越野基础、定向地图、定向越野基本技术等,以获得更直观的学习体验。
定向越野对于青少年和儿童具有多方面的教育意义,这些意义不仅体现在身体素质的提升上,还涵盖了心理素质、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空间认知能力和自信心的培养。在定向越野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借助地图和指北针确认行进的方向,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内在潜能。此外,定向越野作为一项体育与智力的结合运动,非常契合当前我国发展研学旅行教育的政策需求,以及青少年户外教育身心需求。它能够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空间认知能力和自信心等。
在定向越野比赛中,如果迷路或丢失控制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停止并重新定位:当感觉与地图失去联系时,应尽早停止。使用指南针调整地图方向,并通过观察地图和周围环境中的特征来重新确定位置。
寻找明显特征:在前往目的地的途中,寻找一个明显且易于辨识的特征,如山丘、湖泊等。一旦到达这个特征,即表示已经偏离了控制点,可以返回。
与队友合作:如果无法立即重新定位,与队友合作,根据最后一次确定位置的情况重建路线。
前往已知特征:若仍无法确定位置,前往已知在地图上的特征(如山顶、起点、水源)或返回最后一次确定位置的地方。
避免危险地带:避免攀越悬崖、高石墙或围栏等危险地带,不要进入湖泊、水池等区域,也不要进入植被茂密的地方。
选择明显路段:初学者应选择较明显的路段,并注意天气变化。
保持冷静:在定向越野中保持冷静,准确判断位置,有效管理时间和资源,最终达到最佳表现。
遵守赛事规则:赛员必须准确地到达控制点并正确地在控制卡上打孔。如果赛员漏了打孔、错误打孔或无法辨认打孔,将被取消成绩。